攻略

鱼塘变身鸟类天堂!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不断“焕新”

  • 来源:姑苏晚报
  • 时间:2023-08-31 08:52:22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千年前的诗句,生动呈现了苏州人与湿地的密切关系。2500多年来,苏州与湿地的互动跨越历史长河,融入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滋养着城市的文明,推动着城市的发展。

湿地是苏州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湿地总面积达33.9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0%。2022年以来,苏州市全力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提升湿地保护率、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形成了深入推进湿地保护的“苏州路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苏州天堂美,四分在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在苏州西部有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十多年来,这里走出了一条“依靠湿地,治理湿地”的湿地保护和修复之路。这次,记者走进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退渔还湖 重现自然生态之美

苍翠环绕、林水相依,树丛间不时传来悠悠鸟鸣声,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群小鸊鷉怡然自得地游来游去……走进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眼前图景令人心旷神怡。但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的景象却和如今截然不同:这处被称为“游湖”的天然湖湾,几经围垦,被渔民东一块、西一块地圈成了2500多个大小不一的鱼塘,各自为“阵”,走近了,闻到的是一股浓浓的鱼腥味。

那么,从过去杂乱零散的2500多个鱼塘之域,到如今保育着160余种鸟类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007年1月15日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天,苏州高新区明确了在游湖建设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实施退渔还湖工程,总投资3.88亿元。经过3年多的生态修复,2010年5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作为全国湿地保护退渔还湖的典范,2011年,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获批成为全国首批、苏州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2012年,苏州出台了全省首个湿地保护条例。此后的十几年里,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步履不停,规划合理利用区、修建生态浮岛、设立生态保护区、打造小微湿地,多措并举开展湿地保护修复。

“正门进来左手边就是湖滨广场小微湿地,它的前身是一片2万平方米的沙滩浴场,按照规划调整,我们将它改造成了5处小微湿地。作为湿地的缩影,小微湿地里有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等,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对水质起到自净的作用,是游人可以零距离观察湿地的小生态。”洪矞是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综合管理部副主任,来到公园已经有13年,参与了这里大大小小的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他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细节在公园湿地保护工程中比比皆是。公园内宽阔的湖面上屹立着许多小岛,这是通过高填深挖专为鸟类和两栖动物而设。小岛上植被茂盛,常有野鸭、苍鹭、白鹭停留。不仅有生态浮岛,公园内还设立了近60万平方米的生态保育区,通过“人退”的方式为野生动植物营造近自然的生存环境。整个公园还分布着环境监测、鸟类监测、气象监测、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等多个站(样)点,主要水体覆盖了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自动水质监测,并溯源找到对水质污染的有害物。

和谐共生 湿地“朋友圈”渐扩大

科学的生态保护修复,合理的规划、修整,让这一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连光福的湿地公园,水更清、草更绿、天更蓝、鸟更多,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占地2.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已达71%,水底的风景更是别具一格:穗状狐尾藻、苦草等多种水生动植物共同形成了水下森林,除了景色优美,还起到了分解营养的作用。在生态保育区,红外相机监测到了多种稀有鸟类,时不时有獾、兔等动物出没。每天早晨五六点,还会有成群的白鹭、乌冬、八哥、喜鹊从生态浮岛飞出,天黑之前又呈现“万鸟归巢”的壮观景象。而进入10月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大批候鸟来到湿地“打卡”。

经过13年的生态实践,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质已从开园前的劣Ⅴ类提升到总体保持在Ⅲ类及以上,部分水域达到Ⅱ类水品质,共涵盖四大类八小类的湿地类型;绿化覆盖率从原来的12%提升到24%,公园内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平均为1200个/立方厘米,24小时PM2.5平均值小于15微克每立方米。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鸟类品种从开园初的不到50种提升到了16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7种,包括画眉、白额雁、鸳鸯、小鸦鹃、雀鹰等。现有脊椎动物178种,维管束植物240种,鱼类98种,已成为太湖自然基因库,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太湖原生物种。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每个市民可感可知的生态环境变化。每天行走在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洪矞感受到的变化更直观:“记得上班第一天,当时还在施工,移栽的植物还没长出荫头,太阳直射到地面后经过蒸发,空气里闻到的都是泥土味。现在不一样了,公园里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呼吸到的是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沁人心脾。”

来自吉林的冯超目前定居苏州,只要有空,他就会带着家人来逛湿地公园。“来到苏州不单感受到了古城‘东方威尼斯’的魅力,还有鸟多鱼多的众多湿地,这才是我心中的真江南。”冯超说,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他们在苏州“光顾”的第三处湿地公园,这里就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让人悠闲沉醉、驻足忘返。

反哺湿地 写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13年来,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从杂乱无章的鱼塘,到苏州的“城市之肾”,彰显了苏州人保护治理湿地的恒心和耐心。然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在保护之外,如何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文旅价值,从而来反哺湿地?在这一路生态保护治理过程中,管理团队也在不断地试错和探索。

“我们公司着手运营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之后,先后投入资金约1.8亿元,建设了熊猫馆、热带沙生植物科普馆、世博苏州新馆、湿地科普体验展示馆、科普宣教中心,完善了生态厕所、熊猫广场、餐厅和生态景观改造等公园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市民游客的游园体验。”洪矞告诉记者,后来还曾尝试增设景观点、拓展文娱项目,但由于对湿地公园的性质缺乏清晰认知,走了不少弯路。例如,为更好地吸引游客,公园曾引进孔雀等动物种群供游客观赏。但经深入了解才发现,这些动物不属于湿地原生物种,而且一定程度上破坏湿地生态,最后只得将它们送出湿地。

如今,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全面加强,国家湿地保护政策的不断升级,湿地已经成为一座城市最值得珍视的资源。利用好国家湿地公园的价值,发挥湿地生态溢出效应,让人、鸟、湿地和谐共生,这两年这里已经开始了文旅研学、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突破。例如将生态科普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围绕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开展系列特色体验课程活动,吸引了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西渚小学等学校的积极参与;与四川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省内首条大熊猫研学线路,目前已完成课程产品策划并启动课程推广。今年还计划与周边苏绣小镇、西京湾、净园共享农庄等旅游景点形成联动,通过湿地文化的传播,改变人们的生态观,让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可以彼此交融,互相给予更好的生存空间。

作为享誉全国的江南水乡,2500多年来,苏州的发展史是一部人与湿地和谐共生、城市与湿地共融共生的历史。“未来城市间的竞争在于资源的比拼,谁能更好地保护资源,谁的发展后劲就更足。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地保护好湿地资源,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洪矞说。(记者 张波 韩光浩 凌欣炜)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教育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