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
点击蓝字“听三哥说”关注我吧~
7月社融的数据前几天出来了,杂七杂八一堆数字还是指向了一个问题。
(资料图片)
堵塞。
1
过去的7月新增社融5282亿元,预期1.1万亿,前值4.2241万亿,增量为2009年7月以来同月最低水平。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元,预期7800亿,前值3.049万亿,增量为2008年7月以来的同月最低。
M2同比增长10.7%倒还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速,但就像我之前文章提到的,钱不好“流”下去了。
居民这边。
7月份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158亿,这是个体面对楼市依然没信心;同月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066亿元,这是个体对透支消费和未来工资的稳定性没信心。
放水再大,利率再低,就是死活不借,这是现在相当一部分个体的选择。
另外7月非人民币存款减少了1.1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8093亿,按照中金公司这边的透露的信息看,7月的提前还房贷的依然较多,而资金大概率来自个体的存款和部分低息借贷。
存款和贷款双降,妥妥的个体自发性去杠杆行为。
无债一身轻看来成了一部分个体的主流选择。
居民这边去杠杆,企业那边自然也得收着劲生产,不然产能要憋住就很难受。
7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78亿元,同比少增499亿,其短期贷款继2023年4月再次出现负增长,而长期贷款也创下了2022年4月以来的新低。
民企自负盈亏,属于江里的鸭子,对水温的变化感受最为直接,这也是为什么这几个月企业借钱的意愿总是不那么高涨的原因。
经济景气了,借钱扩张占领更大市场,获取更多的利润。
这时候民企是愿意负债加码投资的。
经济不景气了,收缩战线减少开支,避免增加无意义的负债。
这时候,哪怕是低利率贷款,民企大概率也是不要。
前面居民部门的贷款数据不敢说全面反应了消费的疲软,但最起码个体的去杠杆和收缩开支,以及抑制住超前消费的行为,是反应的差不多了。
民企在这种情况下,要还是大肆举债投资扩张,那真就是头铁的有些过分。
不扩张不加码不投资,也就不会有多余的岗位产生,再联系到现在就业市场的寒风还没吹散,这种茶壶多茶碗少的劳动力与岗位的供需失衡关系,只会倒逼大部分个体更加谨慎对待负债和消费。
“不求工资收入增加,只要工作能先保住就是好的,以防未来失业,其他的什么非必要消费就先往后稍稍吧”。
民企也难。
个体和民企现在都属于对自己债务高度“自我负责”的阶段,所以央行再着急,民企和个体那个能拧开水龙头的手,就是死活不愿意多动。
央企城投国企当然还是生龙活虎,该借的借该上的项目继续上。
但咱说个实话,他们主要负责的比如,拉动经济增长的地方基建和房地产能带来的边际效应已经疲软递减了。
这边钱是能借,项目也肯定能干,但是外溢出来到个体身上的经济效益,真就小了点。
雷声大,落在个体盆里的雨水没多少。
2
个体开始逐渐在消费和投资上学会坚持“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的原则。
中长期贷款的减少,证明个体降低了背房贷的意愿,短期贷款的减少,证明个体“暂时”戒掉了消费主义洗脑的诱惑。
不是不想买也不是不想借,而是面对负债压力和收入的增长略显乏力后,理性开始回归并且占领了大脑的“高地”。
在这得多说一句,碧桂园的暴雷有个体们针对中长期贷款,也就是长达30年房贷“理性”对待的一份功劳。
个体理性了,碧桂园的债务就任性了;反之个体不理性,碧桂园的债务就又有机会变的“惰性”了。
至于债务任性了会怎么样,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房企暴雷嘛。
现在所谓的包含购房在内的消费,在个体工资收入没有大幅上涨的前提下,说穿了相当一部分就是靠负债。
想让楼市起来个体去背房贷,想让消费起来个体去背消费贷和信用卡债。
经济增长迅猛的时候,负债还算OK,反正未来收入会上涨,大家借钱心也不慌,搞不好还会为信用卡或者其他消费贷的额度太小抱怨两句。
但如果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不看好,那增加负债这事就得先暂时免谈了。
毕竟等到没钱还债的时候,可没人会给个体兜底。
很现实的例子,以6个钱包集体“瘦身”的代价进场买房,然后来再个失业+疾病,或者单纯一个失业导致断供的话,基本就可以让个体感受到现代金融体系的“严谨和专业了”。
央行的数据21年居民债务占GDP是62.2%,居民部门杠杆率是63%。
杠杆见顶,负债略重,实在是都在高位有心无力,所以现在想要继续搞就得尝试换个思路。
比如用福利借给个体敢于负债或者说消费的的胆子,还是我之前文章提过的,可以学学隔壁日本用国家上杠杆的方式,给个体们一个较为全面的兜底福利网。
网子的网眼越密集,个体能释放的消费能力大概率越高,加上咱们人口现在还有那么点优势,这么大的内需市场,这么干还是有一定的搞头的。
后顾之忧少了,我攒那么多钱不花存着下崽子玩?
债总要有人背一下,所以现在可以考虑是不是需要换一换背债的肩膀了。
当然能想得到这样干肯定不容易,毕竟从过去20多年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一直是把钱砸到项目上,现在转变到把钱更多的砸到个体头上,这个弯说实话拐的不小。
惯性必然存在,所以想要拐过来,就看打方向的力度能不能跟上。
拐过来的,自然是皆大欢喜,不拐的话那就得另寻他路了,而且找新路子的速度还要快。
不然,接下来有一些东西就会“继续”不太好看,比如人口出生率,比如内需消费,比如依然是支柱型产业的楼市行情。
3
其实解决的方法本来还有,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凯恩斯主义的调节方式。
简单说就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加大以政府牵头的投资力度,同时辅助以宽松的货币政策,让投资的规模和范围最大化。
现实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2008年的四万亿基建
说穿了就是用更多本不该提前“出生”的货币和财政支出,来“预支”属于未来的经济增长。
实时请求的说,这两次典型凯恩斯主义操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经济增长的疲软,但是代价同样也是存在的。
两个顽疾。
第一,地方的债务和畸形的房价。
地方上是因为陷入到了对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高速”经济增长的极度迷恋,从而导致产生了因庞大的超规模基建和低效专项债项目而连带出来的天量债务。
有债就要偿,于是地方上左挑右选,最终发现庞大的D方债务指望孱弱的税收是铁定不行,只有房地产的肩膀能“暂时”抗起这一切。
于是房企前台表演,土拍后台收钱的土地财政模式正式形成,同时以土地价值为锚,D方上以债养债的能力也再上一层楼。
当然这种借新还旧产生的利息,同样也是靠土拍来抗。
所以为什么房价很难大幅度大范围的降价?因为房子背后的土地价值,就是要走土地财政这条路少不了过路费。
少交一分钱,都不行。
第二,个体见顶的杠杆率和消失的内需
土拍能顺利玩转这么多年,表面上看似是房企凭借一己之力抗下了所有,其实兜兜转转还是个体承担了一切。
没有个体6个钱包背后的储蓄,还有背上需要偿还30年的贷款,你房企哪来的钱去拿地?
个体靠提前“预支”了未来几十年的收入和当下的储蓄,为房企的新房找到了下家,而房企则因为顺利销售新房的资金,得以通过拍地让土地财政顺利运转。
土地只是媒介,房企只是加工,个体才是最终的“动力来源”。
动力也有极限。
2015年个体承担的极限提前到来,面对高涨的房价个体选择了止步不前。
于是台前一直卖力表演的房地产在天量库存的压力下,终于无法再继续担任“土拍盛宴”的中间商角色。
新房去化断崖式降速,接着土拍逐渐乏力,最终地方财政压力剧增。
按理说现在压力大了就该泄压、房企应该降价销售清掉库存,最后轻装再上阵。
给个体让利,给房企续命,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但对于已经走上了“路径依赖”土地财政和其背后的基建投资所衍生出来的债务,泄压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
于是为了延续这个模式,2016年货币化棚改横空出世,给房地产注入的一针超剂量的“强心剂”。
PSL贷款从拆迁户里的手里不断流入楼市,新房价格再度开始飙升,地价随之水涨船高,个体的恐惧和贪婪也在不断督促着人群加快进场的步伐。
一场棚改又给楼市以及地方债务加了3年“缓冲垫”。
4
怎么说呢,凯恩斯的法子是个能办事的法子,但耐不住我们实在用的时间太长。
再好的药,你成天不间断的吃,耐药性和副作用也得给吃出来。
是药三分毒嘛。
用一定的债务换取一定程度繁荣是可以的,但在换取的时间和债务的用量上一定得把握住。
一旦超量和超时同时发生,那代价就会被快速放大,并且往往很难修复。
2007年时居民部门杠杆率还处于18.8%的低位,到了2020年已经上升到了43.5%,而疫情后的楼市短暂的繁荣最终把居民部门杠杆率冲到了63%。
根据wind和央行金融稳定小组的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已经从17%下降到7%。
刚好和居民部门杠杆率的上升成反比。
反比的比例具体是多少呢?
2019年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在统计数据中发现,居民杠杆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就会下降大概0.3个百分点。
这边杠杆上升,那边消费下降,内需疲软不奇怪。
这就是“债务”拉动经济时,超时超量的一点小小的代价。
怎么说呢,我们对经济收成的“预支”,“稍微”有一点超前了。
昨天看到的新闻,福州、厦门、成都、沈阳等多个城市已经明确表态在准备新的刺激楼市的政策出台。
方向还是老方向,放松限购门槛,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
看来依然是准备在“熟悉”的老路上再走一段时间。
走也能理解,尾大不掉嘛,但还是希望继续走的时间别太长了。
毕竟大家都“乏”了。
就这样。
感谢大家阅读,如果喜欢
关键词:
攻略
装备
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