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

玉米种类大盘点_玉米种类|世界微动态

  •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23-06-23 19:55:22

1、1.按子粒形态与结构分类根据子粒有无稃壳、子粒形状及胚乳性质,可将玉米分成9个类型。

2、(1)硬粒型:又称燧石型,适应性强,耐瘠、早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果穗多呈锥型,子粒顶部呈圆形。

4、由于胚乳外周是角质淀粉,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泽,且坚硬,多为黄色。

5、(2)马齿型:植株高大,耐肥水,产量高,成熟较迟。

6、果穗呈筒形,子粒长大扁平,子粒的两侧为角质淀粉,中央和顶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粉质淀粉失水干燥较快,子粒顶端凹陷呈马齿状,故而得名。

7、(3)粉质型:又名软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状与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子粒乳白色,无光泽。

8、(4)甜质型:又称甜玉米,植株矮小。

9、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时因水分蒸散而种子皱缩,多为角质胚乳,坚硬呈半透明状。

10、(5)甜粉型:子粒上部为甜质型角质胚乳,下部为粉质胚乳,较为罕见。

11、(6)爆裂型:又名玉米麦,每株结穗较多,但果穗与子粒都小,子粒圆形,顶端突出,淀粉类型几乎全为角质。

12、(7)蜡质型:又名糯质型。

13、原产我国,果穗较小,子粒中胚乳几乎全由支链淀粉构成,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

14、(8)有稃型:子粒为较长的稃壳所包被,故名。

15、稃壳顶端有时有芒。

16、有较强的自花不孕性,雄花序发达,子粒坚硬,脱粒困难。

17、(9)半马齿型: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子粒顶端凹陷深度比马齿型浅,角质胚乳较多。

18、种皮较厚,产量较高。

19、2.按生育期分类主要是由于遗传上的差异,不同的玉米类型从播种到成熟。

20、即生育期亦不一样,根据生育期的长短,可分为早、中、晚熟类型。

21、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划分早、中、晚熟的标准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1)早熟品种:春播80-100天,积温2000~2200℃,夏播70-85天,积温为1800~2100℃早熟品种一般植株矮小,叶片数量少,为14-17片。

22、由于生育期的限制、产量潜力较小。

23、(2)中熟品种:春播100-120天,需积温2300~2500℃。

24、夏播85-95天,积温2100~2200℃。

25、叶片数较早熟品种多而较晚播品种少。

26、(3) 晚熟品种:春播120-150天,积温2500~2800℃。

27、夏播96天以上,积温2300℃以上。

28、一般植株高大,叶片数多,多为21-25片。

29、由于生育期长,产量潜力较大。

30、 由于温度高低和光照时数的差异,玉米品种在南北向引种时,生育期会发生变化。

31、一般规律是:北方品种向南方引种,常因日照短、温度高而缩短生育期;反之,向北引种生育期会有所延长。

32、生育期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品种本身对光温的敏感程度,对光温愈敏感,生育期变化愈大。

33、3.按用途与子粒组成成分分类 根据子粒的组成成分及特殊用途,可将玉米分为特用玉米和普通玉米两大类。

34、(1)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既可以煮熟后直接食用,又可以制成各种风味的罐头、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

35、甜玉米所以甜,是因为玉米食糖量高。

36、由于遗传因素不同,甜玉米又可分为普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3类。

37、甜玉米在发达国家销量较大。

38、(2)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

39、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区别是前者分子量比后者小得多,食用消化率又高20%以上。

40、糯玉米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及适口性,可以鲜食或制罐头。

41、由于糯玉米食用消化率高,故用于饲料可以提高饲养效率。

42、(3)高油玉米:是指子粒含油量超过8%的玉米类型,由于玉米油主要存在于胚内,直观上看高油玉米都有较大的胚。

43、(4)高赖氨酸玉米:也称优质蛋白玉米,即玉米子粒中赖氨酸含量在0.4%以上,普通玉米的赖氨酸含量一般在0.2%左右。

44、高赖氨酸玉米食用的营养价值很高,相当于脱脂奶。

45、随着高产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的涌现,高赖氨酸玉米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46、(5)爆裂玉米:即前述的爆裂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角质胚乳含量高,淀粉粒内的水分遇高温而爆裂。

47、一般作为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流行。

48、拓展资料:玉米(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49、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50、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51、百度百科_玉米。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教育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