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

恒心12载丨12字领悟领导力精髓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_环球速看料

  • 来源:野马黑财经
  • 时间:2023-06-17 01:00:30


(相关资料图)

曾国藩的领导力,可以用“仰之弥高”来形容。 北京大学管理学教授宫玉振老师在其著作《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一书中,用十二个字概括总结了曾国藩领领导力的要诀: 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

“重”,厚重、稳重。 吕坤在《呻吟语》中曾说,“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重”反映了在中国文化环境下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 “耐”,耐烦、耐心。曾国藩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对于领导者来说,情绪化的反应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耐烦是领导者的必修之课。 “浑”,浑含、浑厚。精明是领导者的第一层境界,浑厚则是领导者的第二层境界。用曾国藩的话说,“精明亦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浑”是一种包容的境界。 “明”,明白、清醒。曾国藩说:“办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对于领导者领导行为的成败具有根本的价值。优秀的领导者,是高明与精明的集合体。 “辣”,泼辣、果断。眼明还要手辣,“辣”是一种决断力,关键时刻敢出手、敢拍板、敢下决心、敢承担责任。“辣”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素质。 “慎”,谨慎、自制。“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对于领导者来说这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制的意识的关键。自制对于领导者来说永远是一种美德。 “勤”,勤奋、勤恳。“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勤”要做到“五到”,即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实”,扎实、朴实。“天道忌巧”,管理最忌讳的就是投机取巧。管理的关键就是要把事情实实在在地做到位,“扎硬寨,打死仗”“尚朴实,耐劳苦”是湘军的基本精神,也是湘军战斗力的来源。 “暇”,空闲、从容。“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暇”字强调的是安详从容的处事风格,着眼的是对做事节奏的把握。“暇”代表的是成熟大气的领导境界。 “裕”,宽裕、坦荡。“裕”是“万事浮云过太虚”的达观,是“尽人事、知天命”的释然,是“活泼泼之胸襟、坦荡荡之意境”的开怀。“裕”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 “恕”,恕道、宽容。恕是将心比心,是同情的理解,是对自我的一种突破,是走出小我、成就大我,从而成就事业的关键。恕是中国式领导力的核心。 “强”,倔强、刚强。曾国藩说:“男儿自立,序有倔强之气。”“强”强调的是坚韧过得意志力量,是不轻易认输的意志,是看明白之后的一种坚持。 这十二个字,其实就是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环境下,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遵循的十二条基本原则,或者说是领导力修炼的十二个纲目。今天我们可能很难完全做到这十二个字,但是这十二个字就像一面面镜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己,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如果盘点中国近现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曾国藩无疑是其中之一。 他不仅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士大夫”使命,也为后人提供了可供复制的“内圣”方法论。 三十余年宦海浮沉,无论是治军用兵、整饬吏治还是力推洋务、经世致用,曾国藩都超越同侪,他也同样善于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不断凝聚与团结组织,带领他们打胜仗。 他是如何做到的?宫玉振教授用一本《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作出了精彩回答。 这本书里围绕着曾国藩的言行举止,以领导力为核心,总结出了十二个字 – “ 重、耐、浑、 明、辣、慎、勤、实、瑕、裕、恕、强 ” 。 读下来,于做人方面,感触颇多的是 “ 浑 ” 、 “ 慎 ” 、 “ 裕 ” ; 于做事方面,受益颇丰的是 “ 重 ” 、 “ 明 ” 、 “ 实 ” 、 “ 瑕 ” 、 “ 恕 ” 。 “浑”,讲的不是糊涂、浑水摸鱼,而是说浑含、内敛、大度。其实对于聪明人,最难的就是做到浑。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苏东坡亦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快意恩仇,是人性。但 能做到节制,内敛,威而不狂,能而不扬,则难了许多。 所以,曾国藩这里说到了“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是非常睿智的。一个人有才能是好事,但满足于自己的才能,到处炫耀,甚至变成压制别人的手段,那么小人会忌恨你的才能,君子 也会瞧不起你的为人。他点评当时的一个权臣,说其“举止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恐日久难惬人意”。所以,聪明人,如果太过锋芒毕露,处处咄咄逼人,则即便再有才能,也无法发挥出来。那么,应该怎么做?“扬善于公庭、归过于私室”。有了优点,在公开场合表扬他,有了过失,在私下提醒他。所以,浑,不是捣糨糊,不是没有原则,而是有节制、内敛。然而能做到这点,实属不易。 “慎”,讲的是谨慎、自制,存敬畏之心。曾国藩说,“凶德致败者有二,曰长傲,曰多言”。其中多言最难控制。言多必失,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在投资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不会说是不行的,因此渐渐的也就养成了爱说的“坏习惯”。往往还没听别人说完,自己就开始忍不住发表言论,深以为戒,须自省。 那如何保持敬畏之心,曾国藩又提到三不,即“不与”、“不终”、“不胜”来时时提醒自己。这里最受感触的是“不与”。“不与”是什么?就是你与你的角色并不是一回事。有时能做成事,不一定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而是因为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权力,能够调动资源。混淆了能力与权力,从而迷失了自己,自我膨胀,失了敬畏之心。所以,做事一定要兢兢业业,自信和自负一字之差,找到平衡不容易,没有自信,做不了事,过于自信,沉醉于过往和眼前的成就、从而傲慢,也会造成“能力的溃疡”。 “裕”,讲的又是另一种心境– 宽裕、坦荡。身处逆境和挫折中,坦然以对,把心放宽。这里最难的不是这个人人都知道的道理,而是能够将道理践行到实际中。书里说到“尽其在我,听其在天”,倒是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过的另一句话,“对于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乐观”。但真正能够做到这点却属不易,因为人是处在大环境中的,而大环境中总有各种因素,在时刻的影响自己。能够做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份清净的,恐怕是圣人了。所以怎么办,唯有夜深人静之时,提醒自己“唯有宁静,方可致远”。 书中又提到“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 - 每做一件事,要求立即有回报,最后一定会非常失望。这里的关键词是“立即”。这条对于做企业,做投资,也是很有借鉴。说的通俗点,就是长期。而长期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本质还是人性使然。做投资的,谁不喜欢今天投资3个月后就能有翻倍的回报,但是如果本末倒置,所有的投资,都是瞄着短期,则“必有大失望之时”。所以,做事一定要有长期主义,如果短期能够有超越预期的回报,要淡然处之;如果符合预期,要宽裕中保持着谨慎;如果低于预期,也不要慌慌张张,从长远出发、从根本考虑,去思考问题的本质,以宽裕的心态去找解决方案。 讲回到做事方面,“重”、“明”、“实”、“瑕”、“恕”这五条带来的受益又是最丰。重、明和实,是比较通俗易懂的。 重,讲究的是要稳重、厚重。书里讲的一句话“不轻进人,异日不轻退人;不妄亲人,异日不妄疏人”,对于管人做事很为受用。人总是会喜新厌旧,对于一个新人或是新事物,前期总是会过于喜爱,但是过段时间,又容易出现厌倦。所以曾国藩告诫到,不要草率的提拨重用一个人,这样以后就不会草率的辞退他;不要没有根据的亲近信任一个人,这样以后就不会轻易的、虚妄的疏远他。我们对于投资的企业也是这样,不要在投资的时候过于热爱,也不要在投后就一走了之,不管不顾。重里面,又提到“今日之言,明日勿因小利而变”。这点在做事方面,也尤为重要。现今的社会,是比较浮躁和缺乏信誉的,投资这个行业,尤其如此。我们应牢记,投资和做企业都是建立在信誉上的(Trust),所以“轻诺必然寡信”,朝令夕改,久而久之失去了信誉,也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 明,讲的是明白、清楚,是“浑”的基础。“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做大事的,见识是第一位,才能是第二位。要借势而为,不要跟趋势作对,因为即便能够活下来,在战略上也是失败了。明又有两种,“曰高明、曰精明”。高明讲的是战略,要站的高看的远,精明讲的是战术与执行的精准,两者缺一不可。 实、就是朴实、扎实、真实。曾国藩说到,“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败国、忘家、丧身,皆猜忌之所致”。映射到企业,多少厉害的企业,前期人少众志成城,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企业做起来,但随着企业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山头文化出现,帮派林立, 互相猜忌,最终功亏一篑。领导者一开始与员工们同吃同住,但随着企业做大,有了层级,就开始思考制衡,开始用一些权谋之术,用一些权臣。所以,书中又提到“一旦领导对下属使用权术,下属便不知道你的真实想法,也不敢说实话,于是上上下下开始猜忌,一旦陷入猜忌,组织就要出现问题”。那怎么破?“至诚胜至伪,至拙胜至巧”,“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不过,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怕的是伪多,久而久之,诚趋于伪,或是伪驱逐诚。 瑕和恕,讲的又是另一种做事的境界。 瑕:讲的是安详、从容,这个与“裕”是相互辉映的。以瑕来做事,曾国藩总结为“定静安虑”,即“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定”是起头的,也是最难的。因为当今的社会,还是很浮躁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你刚想“定一定”,也许就会遭遇周遭的非议,有时自己也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所以忙中出错,越忙越乱是常有的事。但是,不做事又不行,所以张弛有度,在“瑕”和“勤”里面找到平衡点,才是至关重要。曾国藩说到“安详非迟缓之谓。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凝定之中”,我自己总结在工作中,常借用的孔子的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曾国藩又提到“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这点对我的感触和启发也大。 恕,讲的是换位思考、同理之心。这点在年轻的时候,是比较容易不能注意的地方。所谓年轻,即是会有气盛,做事锋芒,这点无可厚非,但锋芒之时,也要懂得换位思考。曾国藩年轻时,也被人诟病过,称其“行事独行己见,不能择善而从,故进言者安于缄默,引身而退”。后来经历了大变故,顿悟后才总结了“三个凉德”,即“自私、自大、自是”。自私表现的,是听人说别人的坏话时,津津有味,嫉妒别人的功劳和名声,听说别人有了灾祸就很高兴;自大表现的,就是日夜所想如何让自己显贵;自是表现的,是遇事喜欢挑拨是非,动不动就品评高下,使优者未必得到勉励,劣者却无地自容。那么应该怎么办?曾国藩又提出:“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所以要做到“揽过于己而推美于人”。书中将这点映射到企业管理中,提到了“领导力不在于权力,而在于影响力,影响力的关键在于改变追随者的价值体系,态度,行为 和习惯”。对于这点,也是甚为触动,应牢记于心。 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点,譬如“耐”里说的“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勤”里说的“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强”里面提到的“自修处求强则可,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等。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教育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